改裝 Intel NUC 12 無風扇機殼成 Roon Nucleus 音樂伺服器替代方案

雖然 Nucleus 音樂伺服器以其簡潔的設計著稱,但其價格對許多人來說多少讓人卻步,不過 Roon Lab 也佛心的釋出針對 Intel NUC 系列迷你主機去最佳化的 Roon Optimized Core Kit (ROCK) 給消費者無償使用,這使得選購一台合適的 NUC 迷你主機並配合一個被動式風冷機殼成為許多音樂愛好者的首選。

提到 NUC 能夠使用的無風扇機殼,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 Akasa 這間台廠,期推出包含 Newton WS、Plato WS 及 Turing WS 等幾個系列機殼,都有支援 Intel NUC12WSHi5(小米迷你主機使用相同主機板,只是換殼)。只是除了經過實證的散熱性能外,機殼的設計美學也是考量購買時不可忽視的因素,經過一番搜索,最終在淘寶選擇了 S1 無風扇散熱機殼,本文旨在分享整個安裝過程紀錄,以及在後續追加增容散熱配件後,散熱效果表現的比較。

S1機殼簡易開箱

機殼收到的時候,包裹在厚厚的氣泡包中

無風扇機殼S1

機殼的角落也貼上貼紙,避免磕碰時產生刮損

個人選購的版本為手工打磨版,機殼底座從塑膠底板換成碳纖維底板;另外雖然底板螺絲未安裝,因為前後面板夾得挺緊實,其實不容易拆下底板,建議手邊還是要準備六角板手把前後面板的螺絲放鬆後,會比較容易取下,不然即便店家有送簡易工具,但是關在機殼內部,還是有點進退維谷

另外就是不用特別去拆卸鎖在碳纖維底板上的芳生螺絲,那是用來固定主機板支撐柱的,實際安裝過程中,並不會去動到該機構

其餘機殼上固定機殼外觀面板的尺寸都一樣,陸續拆下即可

機殼完成拆卸後的樣子

配件分門別類地用不同尺寸塑膠袋分裝,也貼有標示,使用者可以快速識別用途,另外隨著機殼有附上信越7921的散熱膏

手工打磨版會把原本的矽膠腳墊換成鋁合金腳墊

S1機殼安裝流程

隨機附贈散熱片較為單薄,為了讓固態硬碟有較佳的散熱效果,另行換上10mm的散熱片

散熱片裝上底板支撐柱的樣子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熱導管、機殼與散熱機構的連接,出貨前店家就都已經安裝好(含接觸位置的散熱膏),簡化不少安裝步驟

貼紙撕掉後,紫銅導熱元件有明顯的磨痕(手工打磨版)

上散熱機構之前,自然少不了散熱膏,不過一如往昔,信越7921塗在 CPU 裸晶這種光滑表面,只有難塗 Orz

將散熱機構固定在主機板上時,請務必不要一次鎖到底,四個角落螺絲先鎖進去一點點之後,再慢慢起子轉幾圈就換下顆螺絲,緊度適中即可,免得把處理器崩壞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散熱片高度距離底座尚有餘裕

背板 I/O 位置有溝槽,提高安裝精度

接著將底板也鎖好

最後鎖上鋁合金腳墊

裝機正面照

機殼背板的 I/O 開口也很準

大功告成

S1機殼上部增容散熱配件改裝

包裝依然讓人放心

散熱配件、螺絲與六角板手

原本的機殼上蓋與上部增容散熱配件進行尺寸對比

拆下上蓋後,在原本的散熱機構上也塗上散熱膏(非使用信越7291)

對,改裝結束,僅需將上部換成增容散熱配件並鎖上即可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無風扇機殼使用心得與散熱差異比較

整個機殼的精度跟做工都讓人滿意,唯獨在尚未添購增容散熱配件前,一般正常操作下(室溫約24.3度),溫度大概都落在60度上下(機殼燙手的溫度),使用 Prime95 進行 Smalleset FFTs Stress Test 的極端情況下,處理器溫度更是直奔80度(完全不放心長時間燒機)。

也因為如此,才會後續又添購上部增容散熱配件來強化被動式風冷效果,在同樣環境下,一般常規操作,處理器均溫下降到55度,使用 Prime95 燒機時,進步幅度較為明顯,下探到70度左右,當然這個表現,是否值得購買,也就見仁見智,還是提供給各位參考。(其實旁邊有風扇在吹,輔助散熱效果最明顯,上面溫度測試都是假議題,囧)

最後要注意的是,換成上部增容散熱配件,鰭片間隙就是直通主機板表面,若不是長時間開機保持主機運作,落塵的清理也須納入選購考量。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