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OO 致力於多功能開發板的研發,自 2013 年起,透過 Kickstarter 募資平台陸續推出 UDOO QUAD/DUAL、UDOO Neo 與 UDOO X86,而 UDOO BOLT 則是在 2018 年發起的新專案,除了同樣具備 Arduino Leonardo 開發功能,最大的亮點在於處理器是使用 AMD Ryzen™ Embedded V1000 處理器。
硬體規格
[table “11” not found /]AMD Ryzen™ 嵌入式 V1000 系列是結合 AMD「Zen」CPU 與「Vega」GPU 架構的系統單晶片,V3 與 V8 兩者差異僅在分別使用 V1202B 與 V1605B 同系列不同處理器,這次參加募資購買的版本為 4C8T 的 V8。
簡易開箱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26_57.jpg)
包裝採簡約風格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2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28_6.jpg)
用泡棉保護,中間開口處為 UDOO BOLT V8 散熱器凸起處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3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30_8.jpg)
移除上層泡棉後,即可看到包裝在防靜電袋中的小板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4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31_10.jpg)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5張圖 UDOO BOLT V8](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35_86.jpg)
除了主要配件外,可以發現各類 I/O 玲瑯滿目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6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33_63.jpg)
2X USB 3.1 TYPE-A 與 AUDIO HEADSET JACK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7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44_75.jpg)
由左至右,分別為前面板插槽、電源開關與 IR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8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37_88.jpg)
由左至右,分別是在 Stretch Goal 中加入的 S/PDIF、2x HDMI 2.0、2x USB TYPE-C、GIGABIT ETHERNET 與 DC -IN 19V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9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38_92.jpg)
上層 I/O 有 GROVE CONNECTORS 及 ARDUINO PINOUT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0張圖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45_56.jpg)
SATA 3.0 電源與接頭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1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40_79.jpg)
靠近 SATA 的 M.2 的插槽,分別是可運用於 SATA SSD 的 KEY B (2260) 插槽與無線網卡的 KEY E (2230)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2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1175240_8.jpg)
位於 USB 連接埠背面的則是支援 PCI-E X4 Gen 3 的 M.2 KEY M 插槽,可對應 NVME SSD 使用
效能簡測
本章節對比先前購入的 Lattepanda Alpha 864 (Intel M3-7Y30) 與 DeskMini A300 (2200G/2400G) 在常見效能測試軟體的分數,提供給大家參考。
3DMark Advanced Edition (Night Raid)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3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2183059_46.jpg)
Superposition – UNIGINE Benchmarks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4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2183102_83.jpg)
Heaven 4.0 – UNIGINE Benchmarks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5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2183104_21.jpg)
Valley 1.0 – UNIGINE Benchmarks
![[開箱] UDOO BOLT V8 嵌入式處理器開發板 (AMD Ryzen) - 第16張圖](https://izaka.tw/wp-content/uploads/20191002183107_18.jpg)
小結
以價格來說,目前官網價格為 $418.00,使用者能需自行購入包含電源供應器、記憶體、無線網卡等零組件,雖然已經內建 32GB eMMC 5.0 的儲存媒體,效能上雖然沒問題,但是若要搭配 Windows 10 來使用,則顯得捉襟見軸,仍需另行添購 NVMe/SATA SSD 來搭配,若是要使用 Linux 作業系統,則需留意是否已經加入 AMD eMMC Driver,不然是無法將作業系統安裝至內建儲存媒體中,相關注意事項,可以參考官網說明文件。
另外若是有打算購入官方所推出的機殼使用,可參考 [開箱] UDOO BOLT METAL CASE 原廠機殼 (2019) 一文。


